3)366 市场换技术_工业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会拒绝。”

  “能举个例子吗?”何海峰问道。

  “能。”林振华道,“比如说,我们国家曾经组织过11万吨乙烯的攻关,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目前国家计委有意开展30万吨乙烯设备的攻关,但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缺口,各家企业也缺乏积极性,所以这项技术我们一直都未能掌握。而国外目前已经拥有了60万吨乙烯的技术,我们要求他们转让30万吨的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我们就算得到了30万吨的技术,不还是落在外国人的后面吗?”何海峰抬杠道,他倒不是反对林振华的意见,只是用这样的方法逼着林振华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述出来而已。

  林振华道:“有30万吨的技术,总比没有要好吧?我们连11万吨都没有解决,如果一下子能够拥有了30万吨的技术,那么要追赶60万吨的技术,也就更容易了。”

  何海峰担心道:“这样会不会导致国内企业失去搞研究的动力,一味等着从国外引进了?你这个想法,好像有点造船不如买船的味道哦。”

  造船不如买船,是文革时候被批判的一个观点。当时的认识是,只有自己造船,才能掌握造船的经验,这样才有可能造出更大的船。推广到科研领域,有些人认为所有的技术必须自己研究一遍,才能掌握其原理。如果从国外引进技术,那么就会丧失掉研究能力。

  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老何,你太小看我们基层科研人员的觉悟和水平了。其实,就是在批判造船不如买船的年代里,我们也一直都是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当时我们把国外的设备买回来进行拆解、仿测,这不同样是借鉴别人的技术吗?现在我们有这样的条件,直接从国外引进技术,节省我们摸索的时间,有什么不好的?就算要自己去做一遍才知道,我们也要把做的提高一些吧?”

  何海峰道:“好吧,姑且认为你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你又凭什么相信别人愿意把落后一代的技术转让给我们呢?人家也能想到这一点的,我们掌握了落后一代的技术,与他们的技术落差就缩小了,人家也不愿意给自己培养出竞争对手吧?”,

  林振华呵呵笑道:“这就涉及到做生意的智慧了。同样是30万吨乙烯设备,日本人能做,德国人也能做,还有意大利、荷兰、美国,都有同类的技术。你不愿意转让,总有别人愿意转让的。资本家是逐利的,我就不信他们会为了这些落后一代的技术而甘愿放弃一个2亿美元的合同。”

  “你是说,如果他们不转让技术,我们就不把合同给他们?”何海峰有些理解林振华的意思了。

  “这就叫市场换技术。”林振华笑吟吟地说道,“到目前为止,咱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