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2章 三年后(三)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郡,不到百年时间内出的人才,都快赶上整个益州数百年出的人才了。

  那帮玩意儿巴不得咱们这些地方出问题了,他们好插手进来呢.现在造反,那不是给那帮玩意儿做嫁衣么?!

  回头人家再通过地方行政,一步一步的走到朝廷中央那以后这个大汉朝廷,还能有咱们益州人说话的份么?!

  这事儿,就必须尽快平定。

  就这样,阴平郡的叛乱,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被快速平定了。

  没法不快,吴懿驻扎在汉中,距离阴平可不远,接到军令快速出兵,一个月之内就能兵临城下。

  而阴平郡内部,虽然很多世家大族虽然也对御史核查的事儿不满,但他们也没想要真的反叛,完全是被太守给裹挟了,而接到了成都那帮子头部世家的暗中指示后,这帮玩意儿反水的比谁都快。

  真的,如果不是吴懿接到了授意,不要太快平定叛乱的话,阴平郡估计会在吴懿领兵到来的第一时间就直接投降。

  而授意吴懿不要太快平定叛乱的人,正是诸葛亮。

  诸葛亮要借这个事儿,扫清一些不开眼的世家大族,逼迫一些地方世家大族让步,为接下来的手段铺路。

  其实吧,主要针对的,还真的就是益州世家大族们。

  没办法啊,当初为了换取益州世家大族支持迁都,诸葛亮对益州世家大族做出了一些让步,基本是默许益州世家大族举荐本州人来担任益州各郡太守的职位。

  朝廷中央内部,益州人占据高位的比例不多,但在益州一州之内,基本都是益州人担任地方太守,这里就是益州人说了算的地方。

  这种措施,只是权宜之计,诸葛亮早憋着要想办法打破这个局面了,只是苦于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借口。

  这次阴平郡造反,就是最好的一个借口了。

  别的地方,虽然也有民变,也有叛乱,但那基本都是数个郡内的个别县而已,波及的范围都不大,规模也小,有些甚至都不需要直御史去调兵,本地县尉调动本地郡兵就能给平了。

  偏偏你益州那边一个郡都造反了.要是连这么大的事儿朝廷都没有动作的话,那朝廷才是真的没救了。

  因此,诸葛亮借着阴平郡造反的事情为由头,上奏天子,要求进行人事选拔制度的改革,重新恢复两汉的异地任命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当官,必须到其他地方去。

  不过嘛,诸葛亮到底还是给益州世家大族们留了点小漏洞.这个本地人的概念,仅限于本郡,而不是跟两汉时期一样,抬高到州的级别。

  如果诸葛亮直接恢复两汉的异地任命制度,要求益州人不能再益州当官,荆州人不能在荆州当官,这个步子迈的就有点太大了。

  后汉末年的这四十余年战乱,各地早就形成了本州人出任本州官吏的习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