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2章 技术性调控_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饿,也有七情六欲,有人聪明,有人没那么聪明。

  这些非疾病因素,是否亦可在基因层面进行调控?

  值得研究。

  大批白鼠被运抵沈奇科研中心生物实验室。

  对比白鼠的PYY-3-36与韩猛的PYY-3-36,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控制白鼠饥饿感的基因与人类是相同的。

  当然了,这已经被英国的布鲁姆教授证明过了,沈奇他们只不过是再证明一次。

  布鲁姆团队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他们对PYY-3-36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给出了一整套详细的动物实验方案。

  根据布鲁姆团队的系列论文,沈奇等人在白鼠身上开展饥饿基因编辑实验。

  对照组白鼠,它们没有被编辑,当它们体内的食物消耗完毕,它们的饥饿基因便产生相应蛋白质,传递给它们需要补充食物的信号,于是它们产生了饥饿感,它们开始寻找食物,并进食。

  1号实验组白鼠,它们的饥饿基因被修改,它们体内的食物消耗完毕时,它们并没有产生强烈的饥饿感,它们不去寻找食物。沈奇等人将食物放在它们面前,它们才有了一些食欲,开始进食。

  2号实验组白鼠,它们的饥饿基因按照另一种设定被修改,它们大部分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它们一直在主动寻找食物,并吃下食物。

  3号实验组白鼠是1号实验组的强化版,它们的饥饿基因被修改为极端状态,它们失去了饥饿感,即便把食物放在它们嘴边,它们也不吃一口。它们全都饿死了。

  4号实验组白鼠是2号实验组的强化版,它们的饥饿基因被修改为另一种极端状态,它们永远感到饥饿,它们一直在主动进食。它们全都撑死了。

  处理完饿死及撑死的白鼠尸体,沈奇等人进行了探讨。

  “布鲁姆团队的研究成果是正确的,通过修改饥饿基因,可以使白鼠的食欲大增或锐减,极端情况是撑死或饿死。”

  “如果修改人类的饥饿基因,是否也会如此?”

  “理论上来说,修改人类的饥饿基因,可以帮助肥胖人群减轻体重,也可治疗厌食症患者。肥胖、厌食症也被认为是病,这么做的话,跟修改癌症突变基因是一码事,国际组织照样得严厉指责。”

  博士研究生们热烈的讨论,沈奇一直没开口。过了会儿,沈奇说到:“不管国际组织是啥态度,咱们的实验不能停。白鼠有很多基因跟人类是一样的,饥饿基因是其中一种,我们通过实验证明了,修改饥饿基因可以影响白鼠的食欲。我认为,修改饥饿基因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食欲。我们暂且不在人类身上做饥饿基因修改实验了,我们回到白鼠身上。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白鼠的SHANK3基因,也和人类是一样的。”

  众人说到:“是的,发现了,SHANK3基因是控制智商的基因的其中一种。”

  沈奇点点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如何编辑白鼠的SHANK3基因,以调控白鼠的智商。”

  “对于编辑SHANK3基因的研究,国际上还没有出现比较有信服力的研究成果,很有挑战性啊。”众人不由的期待了起来,他们相信沈奇一定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