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魏武皇帝,韩国的孤勇_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为的皇帝,并且还是有着雄心壮志,对他们这些武学势力而言可不是好消息啊。

  说不定再过几年,这位魏王陛下就改变了旧制,对他们这些武学势力动手了。

  一想到这里,这些武学势力无不暗暗做了决定。

  要是赵弘明决定打他们的主意,他们就同仇敌忾,一定不能让其得手。

  在议论声中,太和殿的正殿门口,一位监礼大臣、一位唱礼官、一位司仪从殿内走了出来。

  萧伯龄在百官威望中最盛,被担任为捧表官,而李俚作为赵弘明新提拔的重臣,则担任受表官。

  两人与引礼官、礼仪官等其他重要人物跟在了司仪等人的身后,神色肃穆。

  当这些人出现在太和殿前的时候,广场上的喧哗渐渐减弱,安静了下来。

  司仪抬了抬了手。

  常无病会意,按照先前编排的那样,他身穿金甲,手握长剑,威风凛凛地出现在禁卫军的面前。

  他高声喊道:“大魏皇帝,登基大典,开始!”

  紧接着,广场上的禁卫军齐声高喊:“大魏皇帝,登基大典,开始!”

  两千余人的呐喊,令在场的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威严和震撼。

  太和殿前的乐舞生奏响魏国雅乐,让的太和殿广场的气氛变得格外庄严。

  在奏乐声中,赵弘明从太和殿内一步一顿,缓缓走出,出现在了在场众人的视野中。

  赵弘明环顾四周,看到满朝文武和禁卫大军,不由的一股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当他再看到各国使臣的时候,心中却是闪过一丝异样的情绪。

  这股情绪很隐秘,要不是有心人的话,根本发现不了。

  在引礼官等诸多官员的指引和协助之下,赵弘明走到了在太和殿前临时搭建的圜丘,准备祭天。

  祭天是魏国皇帝登基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需要在固定场所的圜丘上进行。

  圜丘是一个全部白石砌成的三层圆形石台,洁白如雪、坐北朝南,代表着天、地、人三界。

  最上层直径九丈,中层十五丈,底层二十一丈。

  每层有石栏杆绕着,三层栏板共合成三百六十块,象征“周天三百六十度”。

  一般这个仪式是为了向天神表示敬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做这个仪式后,便意味着皇帝开始承担家国的责任。

  在广场上所有人的注视下,赵弘明身穿龙袍,手持玉圭,一步步登上圜丘坛,在圜丘坛上献上供品,进行祈福。

  他又按照礼仪向天行三拜九叩礼。

  在整个祭天的过程中,乐舞相伴,带着几分神圣之意,无人喧哗。

  参与的人都非常严肃和虔诚,好像担心自己有任何做不到位的地方而触怒上天,降下更大的责罚。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赵弘明却对此却也是有些不屑。

  他已经知道,殷国人祭、天道崩塌都与这个“天”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天”有意志的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