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见面(下)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见面(下)

  自从流民们一批批搬进城后,大街小巷的气氛明显比往年还要热闹。

  陈恒抵达书院门口时,向两侧延伸的白墙外,有推着改装货车赶来的小贩。他们大多卖的是些小玩意儿,从大人用的生活用品到小孩的玩具,算是流动般的大雍般便利店。

  只要你开口,哪怕他们一下子拿不出现货,第二日也能给你找出来。

  除了这些小贩外,更受人追捧一些的是小食摊贩。当然,要是称他们一声小吃摊也可以。

  这些职业自古有之,只是卖的东西、烹饪手法或有不同。

  小吃摊上,那卖的东西可就更多了。什么汤油面、烧饼、豆花摊、馄饨、年糕等等。更有一个老农夫,直接挑着两筐土豆过来售卖。

  这玩意儿,第一次出现还是在明朝万年历间,不过那时候没引起重视,大明也没有大规模种植的记载。

  一直到大雍立朝后,从北方开始陆陆续续有百姓种植,土豆这才慢慢被世人接受。

  不过扬州人会喜欢吃它,还是要归功于山西人。

  之前说过,晋人、徽人是扬州盐商的两大主力。其中晋人特别喜欢土豆,常常用‘山药蛋’称呼它。

  对有钱人的追逐模仿,不论哪个朝代的老百姓都无法避免。时间一久,哪怕口味清淡尚雅致的扬州人,也逐渐接受这份不起眼的食物,并对它的做法加以改造升级。

  说来说去,还是扬州城里的人,南来北往者甚众,才造就了这座城特别的美食口味。

  看着这些人牢牢占据住街道两侧,耳畔传来络绎不绝的叫卖声。陈恒非但不觉得吵闹,反而越看越喜欢。

  尤其是当书院里出来的人,围在小摊前东瞧瞧西看看时。他自己不由也停下步,准备看看这些人会买什么。

  “陈郎?是陈小郎吗?”

  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他下意识转过头,就看到一位老妇人刚跨出大门,连台阶都没走下来,正朝着自己挥手笑。

  “水姨。”陈恒瞬间就想得对方的名字,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她是少数靠着自己一己之力,带着小孙子一路逃难到扬州的人。

  加之水姨的年龄也着实不小,陈恒知道这点后,私下给了她们家不少关照,这才结下两方人的缘分。

  老妇人快步来到书生面前,笑着问道:“这是放心不下,来看看我们呢?”

  “就是顺路来看看,水姨在书院可还住的习惯?”陈恒亦是笑着作答。

  “都好,都好。里面的人都友善可亲,山长夫人没架子,你们书院的女娃娃也懂事的很。”

  水姨看上去年老,其实连五十都没到。只是因为丈夫、儿子儿媳过世的早。她又要操持农活,又要独自带孙子,这才生生把人熬老,看上去比谢氏的年龄还要大些。

  “伱看,我没说错吧。”陈恒笑着摊开手,之前他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