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上)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二十四桥明月夜(上)

  有人问扬州:“这次的中秋,你们准备怎么过啊。”

  扬州挥挥手,“不急,先去看看金陵怎么过。”

  作为运河沿岸上最耀眼的明珠,扬州人是骄傲的。可他们这份骄傲中,又有一点小芥蒂。这份芥蒂,就来自他们热爱的内城河,被天下人称为“小秦淮”。

  不知道前朝哪个倒霉催写的诗句“不知建业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

  从此,“小秦淮河”名扬天下。

  真是枉读圣贤书,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呢。怎么不想想那金陵秦淮的水,能流到我们扬州吗?

  真是个糊涂蛋啊。

  扬州人的抱怨,天下人又怎么会在意。他们只知道中秋佳节,需要来扬州赏一赏月圆之夜。

  南来北往的游人或是乘车、或是坐船来到此地,把城内客栈都挤得满满当当。而摩拳擦掌的扬州人,早在十日那天,就开始精心装扮起心爱的扬州城。

  中秋节当天,陈恒跟着王先明再次踏入城内。这次,他明显感觉到洋溢在空气中的热情。沿街的商铺在飞檐上挂起花灯,无数飞舞的彩带、彩旗连接着两侧楼阁,在半空中搭起一座彩桥。

  彩桥下,车马及步行的人憧憧不绝,让陈恒望之生畏。他来扬州后,就一心待在书院用功,偶尔出门也是直奔书楼购买用具,办完事就马上回书院,何时见过此等热闹的情景。

  放眼望去,小秦淮河上篙击篙,舟触舟。形似玉带的飞桥上,肩摩肩、面看面。侧耳一听人声鼓吹,声光相乱,如沸如撼。

  此情此景,陈恒也不禁咋舌。这天都还没黑呢,扬州人就要把月亮唤上来吗?

  王先明倒是见过几次盛景,心态还算放松。只一手牵着柳氏,一手拉着陈恒,在林府管事的护送下慢慢前进。

  马车?轿子?

  想都不要想,谁要是敢坐这玩意儿,半刻钟内你能走上百步,扬州人都得夸你一句厉害。

  好在管事有管事的办法,他带着王先明等人来到岸边,拦下一艘小舟,报了个地名,就引着三人上舟。

  随后,一篙击水,舟似飞云射出,腾躲闪挪间穿过一座座拱桥。待小舟凑岸停靠,陈恒步行上大街,只见林府的马车正停在此处等他们。

  乘着马车停在林府门口,黄管事引着王先明三人走入府中。

  陈恒在扬州一共去过两处大宅,盐商的家宅重在一个富,各处景色楼阁,无不彰显人力的穷极。薛蝌家则不同,他们的贵是藏在名玩古董中,若是不识货的,反倒会觉得平平无奇。

  唯独林府,让他一踏入,就有种居第洁雅的感觉。竹林依在荷花上,假山躲在它们后头悄悄露出半身。放眼望去,所见厢房亭阁,无不题字作匾,显示出主人的巧心。

  他们这头还在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