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 回家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做,既是看好《聊斋志异》的前景,也是希望交陈恒这个朋友。

  陈恒自然愿意,也庆幸自己没看错人。他当初愿意选择胡源,就有因为对方留了一条抄书的门路给自己,如今也算是投桃报李。

  最重要的事情讨论完,三人又将话题落在书籍出售上。因为有说书先生的例子在前,胡源并没有小瞧陈恒的心思,反而很认真的问起对方的意见。

  陈恒也有此意,他将自己对《聊斋志异》的看法告诉对方,胡源越听越吃惊,道:“陈弟,你是准备以后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来卖书?”

  陈恒点点头,他看出胡源的犹豫,赶紧把想法跟对方说明,“胡大哥,伱也看得出来,《聊斋》的内容浅白,篇幅又短。这样的话本,胜在一个细水长流。可这当中,又极容易被人仿写编造。

  说书先生的路子,我们走过一次。再想靠他们打名声,只怕会是事倍功半,徒耗人力财力。”

  见到胡源点头,陈恒继续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趁现在名声在,把《聊斋志异》做薄做小,价格做低。规定好每一季发一册,让每一个人都能买得起,都能随身携带。

  胡大哥不妨想想,扬州每年有多少行商游客,花几两银子买全本的《聊斋志异》,他们可能会心疼钱。可花个几十文,买一本小册子,路上带着又能解闷,同伴问起来,说出去又有面子。

  等到这些人帮我们把招牌立住,天下人都晓得扬州的《聊斋志异》,晓得胡记书楼的《聊斋》才是真货,于我们而言,不是事半功倍,坐享其成吗。”

  胡源听的一愣一愣,陈恒想的路子,真是让他开了眼。原来还能这样卖书?

  光是这条卖书的路子,对胡源而言就已经价值千金,他不是不识货的主,做买卖的人就少有笨的,心中一想,也就清楚胡记书楼会在其中占多大的便宜。

  “陈弟,兄长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胡源起身作揖行礼,感动道,“只能先谢过陈弟提点之恩,将来必有厚报。”

  陈恒笑着侧过身子,他愿意说这些,也是因为胡源没有压价,见自己年少就欺生的缘故。他为人行事,向来是你敬我一分,我还你三分的性子。

  相谈甚欢的两人,最后约定好,陈恒每一季写十五篇故事,其他事全由胡、薛两家的人负责。

  事情一忙完,陈恒没有多留,谢绝了胡源留饭的邀请,带着他先付给自己的三十两稿费,跟薛蝌一同返回书院。

  陈恒原是没打算收这笔钱,胡源却用一句“马上就要过年,陈弟在家中不免要动笔书写,拿着这三十两,家人看到也不会说你什么”,将他给说服了。

  陈恒自己一想也是,左右以后也要在分红里扣,先拿着这钱也能给家里补贴一二。

  回去的路上,薛蝌难得的沉默,在陈恒不断的追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