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从小做起,自保之道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从小做起,自保之道

  陈恒引着胡源坐下,向前略探身子,给对方解释道:“邸报里面写的都是朝堂之事,愿意看它的人都是官绅名士。胡大哥,觉得这样的人会有多少?”

  胡源本身就从事书业,对此类消息还是相当敏感。他回忆一下往日看的闲书,自信道:“本朝的还不太清楚,不过前朝万历年间过后,就有四、五万之多。”

  陈恒又问道:“那天下识字的人有多少?”

  “这……”胡源苦笑一声,“陈弟不是为难人嘛,这种事,谁能说个数……”话说到一半,胡源猛地从位置上站起来,双眼一亮道,“陈弟的意思是?”

  见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陈恒当即点头,“我们要的就是这些人,让他们买得到报纸,买得起报纸,也愿意花时间看报纸。”

  胡源深吸一口气,平复住砰砰跳的心脏,思索道,“可邸报上就已经写着官场、科场、朝堂大事。我们还能写什么?”

  “就写市井逸闻。”陈恒斩钉截铁道。

  “会有人看吗?”

  “有,而且会有很多。”陈恒重重点头。

  这世上人各有异,性情亦是不同。可要说谁对凑热闹、看新奇完全不感兴趣,那村头树下就不会那么热闹了。

  邸报这种东西,作为唐宋开始盛行的产物。在它诞生之初,就具有浓重的官方色彩。从它最初面向的人群,就可以看出来。

  唐宋明时,邸报都由官方机构发放到各省官员手中。然后通过各省发放到县里。一般的士绅想要看它,需要自己通过关系,走一走大人的路子。

  可邸报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它的内容太过严肃正经。面向的人群又都是有志于官场的人,诸如各省府县的官吏,或是正在侯缺的进士举人。

  你让那些穷秀才、老童生、或是识得一些字的人,去看邸报不免觉得了无生趣。将里面的事,拿出去跟朋友聚会的时候说起,大多数人只会觉得他刻意显摆。

  可这批人也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呀。

  胡源想明白这点,当即拍手道:“可以一试,陈弟,这说不定是个好营生。”

  陈恒决定再给他添一把火,“我刚写出来的新话本,也会发在上面。”

  “什么?不可不可。”胡源连忙摇头,这可是一棵摇钱树啊。扬州城现在谁还不知道元和先生的大名,他急道,“陈弟,这事大哥跟你干,你还是把话本放在我这卖,如何?”

  “胡大哥放心,我只是在上面一段一段的写。等到能印刷成册,还是会交给伱们书楼。”陈恒很坚定的拒绝。

  那亏的都是银子啊。胡源心中很是可惜。

  自从《聊斋志异》火了之后,扬州书业就多了许多志怪类的话本。甚至有人就干脆仿写一本,连名字都改成原和、远和之类。

  若不是还有胡记书楼这个招牌立着,让大家找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