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梅学政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候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趁着这个机会,多捞些钱财,好进京谋官。”

  陈恒点点头,要说梅堇近几年的运道真是好。

  岁考三年两次,各省各府的学政,一般也是以三年为一任期。会如此频繁的换人,也是因为朝廷担心,有学政从中收受贿赂,肆意打压各地学子。

  前者还能忍受,后者就容易出乱子。

  往年外省,也不是没有学政找学生收钱,闹到朝廷那边的事情。

  最近一次,就是二三十年前,江西那边新来个了学政,这学政是外省人,大概没打听清楚路数,在江西学子面前不光收钱,还想耍些威风,暗中操纵国子监名额、以及乡试资格。

  江西学子哪里会惯他这个,几个胆大的抓着学政就是困在书院中。文笔厉害的当场写文章,人脉广的就出去喊人,生生把这事从府衙一路闹到朝廷。

  事后朝廷对学子们的惩罚先不说,这个学政肯定是完蛋了。

  要说各省学政里,最老实的还是鲁地的学政。这个地方,也是大多数学政最不爱去的地方。

  大概是因为讲礼讲规矩,说不过山东人吧。

  两年前,梅学政第一任到期时。朝廷为扬州学政一职,连着吵了好几天。最后又是老实听话的梅学政得了便宜,又让他平白连任三年。

  不过无论如何,今年结束回京是肯定的事情了。

  岁考一事,离他们毕竟太过遥远,陈恒跟薛蝌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别处。

  为梅家头疼的人,也不止薛蝌跟陈恒两人。

  此时,贾雨村也是寒着脸,跟在梅堇的身后,游览着书院各处。

  他们两人的身后还跟着梅花、安定等等书院的学正。他们今天汇集于此,是因为九月的第二次岁科,也叫科考。

  今年八月,扬州有乡试,因为这几年扬州城内学子人数增多,原先的贡院扩建迫在眉睫。乡试一结束,府衙那边就决定封院扩建,顺便也修一座夫子庙起来。

  到时候的科考场地,就只能搬到乐仪书院内。这本来也是件好事,毕竟能让更多人以考进乐仪书院为荣。

  可偏偏梅学政今天不知道吃错什么药,对着贾雨村一口一个“贾学正”。又不时拉着其他书院的学正,指着院内的花草树木说:这是自己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栽种的。

  生怕别人不知道,贾雨村接的是他的位置。

  有心人乐得看乐怡书院的笑话,暗地里偷偷给梅学政递话头。

  也就是梅学政知道,书院里头还坐着位阁老山长,不敢太过造次。又加上贾雨村自己养气功力足,到现在还能撑得住。

  不过贾雨村一想到,自己堂堂二榜进士,竟然被一个三榜的糊涂蛋,骑在头上作威作福也是心头不住火起。

  垂下的手,在袖中紧紧握住。贾雨村眼下再火大,也只好忍着一口气,亦步亦趋的跟在梅学政身后。

  稍顷,梅堇巡视完书院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