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七章 纺织工坊_我在大明一心求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沉着脸看着傅友德等人上呈的奏章,厉声问道:“傅友德,你连续在广元府遭遇兵败,若非沐英前往支援,你能如此轻易攻破成都?”

  傅友德上前跪地道:“陛下,沐同知的功劳,臣自然不敢编排,但是许安未曾上过战场,却功劳在诸位将军之上,故此我等皆是不服。”

  “许安虽然没有去过川蜀,但如何能说他不曾上过战场?”朱元璋沉声说道。

  傅友德闻言,不解的问道:“他何曾上过战场?”

  “关中之乱,若非许安与沐英及时赶到,此刻怕是关中早就已经沦于贼手。而关中陷落,难道你傅友德还能够安稳的进攻的成都?更何况他们在兰州卫击溃察合台的军队,保住了陇西之地,若非许安与沐英,此番西征川蜀,势必大败,无功而返。你们还哪里来到朕的跟前,论功行赏?”朱元璋厉声喝道。

  傅友德刚想要反驳,却忽而听到胡惟庸上前大声说道:“颍川侯难道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莫非颍川侯以为陛下所见,不如你颍川侯吗?”

  傅友德闻言,登时面色大变,急忙说道:“微臣不敢。”

  论功行赏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凡是西征有功的将领,皆是赏给了白银和食户。许安和沐英的功劳,原本可以风格爵位,至少也是个伯爵,但是考虑到西征川蜀的将士,也都是赏给白银和食户,他们二人也与之相同。

  对于朝廷的封赏,许安其实并不在意。他将封赏的圣旨随手扔到了书房的书桌上。

  他现在担忧的乃是河内县的流民。

  随着旱灾的持续,来到河内县的流民越来越多,而伴随着来到河内县可以活命的传言,几乎周边各县,凡是流民,都是往河内县跑。

  这些流民,其中有不少人曾是小商小贩,这些人便被许安吸收到了河内商队当中。但是这些流民中的大部分,都是些只会种地的农民,并没有其他的手艺。

  由于香皂工坊,所需要的人数并不多,而且铁矿和煤矿的生产也到了该有的极限,无法增加新的工作岗位。

  但是稽留在河内县的流民,还有数千人。

  虽然张武和姚之问,想要将这些流民都赶出去,但是许安却不想这么做,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流民是河内县的负担,而且他们只能吃白饭。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也是非常廉价的劳动力,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几乎什么活都干。

  无论是修渠,还是打井,甚至是制造煤球炉和煤球,都无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许安现在只能够增加新的工坊,才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

  想要容纳更多的人工作,在这个时代,能够实现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做衣服。

  古代做衣服的店铺,叫做成衣铺,是根据顾客的体型,专门缝制衣服的店铺。

  跟后世的定制,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