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点评作业,创作进展,吓唬_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哲牵着小卡,在海边木质栈道上漫步。

  小卡带着铃铛,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又趋右,跑的欢畅,留下一串清脆的声音。

  九月,是滨海旅游的旺季。

  姜哲避开热闹的景点,在游客比较少的海岸散步,寻找灵感。

  他边走边看,特别留意不太被人注意的细节,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被人们熟知的景色。

  看到了有趣的物像,就用相机拍下来。

  他关注的景象中,往往都有一些2001年的特殊印记。这些印记经常被人们熟视无睹。

  比如不同年龄的人,喜欢什么服饰,戴什么,拿什么;大街上的常见车辆,招牌,老款的自行车,街上的小摊位,零食小吃等等。这些时代的印记,在未来会逐渐改变,有些甚至会消失。

  姜哲有未来的意识,知道哪些东西在未来会被淡忘,甚至想找资料都找不到,所以,把这些东西记下来,画出来,也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姜哲走累了,就坐在供路人休息的椅子上,查看相机内存。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已经积累了百余张照片。

  他觉得今天的收获已经不少,便带着小卡,赶回画室,继续准备创作。

  接下来的几天,姜哲白天上课,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自己构思的稿子,变成色彩稿。每天画几张,逐渐积累了十几张创作稿。

  这些稿子有的偏写实,有的只是朦胧的景色。

  可惜,他积累的稿子,在系统那里多数被评价为普品,只有几张被评价为佳作。

  在系统这里得不到高的评价,姜哲觉得,即便参加展览,恐怕也不会获得太好的成结果。

  创作没有进展,不过,值得高兴的是,随着他对米开朗基罗素描的临摹学习,素描课的创作渐入佳境。

  周五下午,贾老师来到画室,指导学生创作。

  他走到姜哲的作品前,凝神观察。

  姜哲的作品上,没有用大量明暗去渲染背景,而是利用线条结合明暗,充分表现雕塑的结构、动势、空间、体量、通过营造这几个方面的效果,来烘托雕塑的力量感和整体美感。

  贾老师很喜欢姜哲作画时不急不躁的态度,但又担心表扬太过,让其骄傲。所以,考虑好说辞,对姜哲指出其作品的优点,是对雕塑动势和美感的把握,然后,建议他学习大师技巧后,要灵活运用,要形成自己的表现语言。

  姜哲顺势提出临摹时的一些疑问。

  贾老师和姜哲聊过临摹方法后,又去看其他人的作品。

  等他看过所有人的作品,就开始集中讲评。“姜哲,付敏,牟星的作品各有特点,大家可以看看。很多同学的画上出现了无用的明暗,那些画的太快,太浮躁的同学要注意了……”

  贾老师直接点出学生们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改掉艺考时养成的作画习惯。

  “我对专业课作业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