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青禾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挺严重。

  留给青禾人民的那30万亩荒地也是同样如此,土壤盐碱化重、肥力低。

  按嘉禾的改良计划,是采用草田轮作的方法,种苜蓿,压绿肥,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

  自然是时间越早越好。

  沉默了片刻,郭阳说道:“候书记,有没有可能把这30万亩土地,也先承包给青禾农业。”

  候振鹏摇了摇头,“这是给牧民准备的。”

  郭阳也不强求,只是现在有水来了,离水源远的的地方开发了,更近的反而还荒着。

  总感觉怪怪的。

  一行人往山下走去。

  除了引水外,青禾农业还在荒石滩上打了不少井,主要是用作生活用水。

  不过荒石滩不同于平地,打井的过程也是磕磕盼盼。

  向天山说道:“钻头打到地下100米时,井里才冒出水来,打这口井就花了近半年时间,仅钻机的钻头就磨坏了二三十个,最终这口井打了有240米。”

  “除了灌溉,防风也是重中之重,依据地形、风向和树木特性,初步做了一些规划。”

  “山脚下多强风,梧桐树高大,在靠近山的地方就计划种上一片梧桐林,能削弱山风,为农田里的作物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为了抵挡强风冲击,在种树时,我们减少树木间的空隙,增加树林密度,实现抱团生长,自然就形成了一个防风屏障……”

  郭阳听着向天山在耳旁的述说,了解着这不到一年时间,阿魏戈壁上发生的点点变化。

  改造阿魏戈壁的投资很高,算上播种每亩投资达到了1500元,需要换土的区域只会更高。

  200万亩需要的投资金额超过了30亿元,这也是嘉禾迄今为止最高的一笔投资。

  也是最低调的一笔投资。

  青禾这地方本就不受人关注,阿魏戈壁也是藏在喀旦逊套山的另一侧,人迹罕至。

  这是一片被遗忘之地。

  媒体报道少之又少。

  也幸好关注少,毕竟这是一笔怎么算怎么亏的投资。

  若让外界知道了,指不定会怎么议论嘉禾,冤大头?或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候振鹏等县委领导班子并没有在项目上久留。

  事实上,郭阳并没有主动约侯振鹏,而是他们自己听说了,然后就找上门来了。

  来了后,却又什么都没提,只是露了个面,简单的交流了会儿,就又走了。

  这是郭阳第一次遇到姿态放这么低的领导班子,即使在家乡民勤,领导人虽然给足了笑脸。

  但依然摆着官腔,仿佛永远高人一等。

  候振鹏却没有给他这种感觉。

  另一边。

  青禾县农业局局长王洪元向候振鹏说道:“书记,绒山羊、肉牛养殖项目要不我去向嘉禾提吧。”

  候振鹏摇了摇头,“算了。”

  王洪元说道:“那阿魏菇呢?嘉禾去年可是说的振振有词的要投资。”

  侯振鹏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