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太子议政_红楼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天之后,承泰帝又一次召集南书房大臣和议政大臣于保和殿暖阁,召开御前会议。

  这次主要议的是南洋海禁政策。

  大周开国后,沿袭明朝制度,实行海禁。

  景安帝在位期间,曾设立闽、粤、江、浙四大海关,全面开海,连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都在开放范围。

  不过,景安帝晚年时期又实行了南洋海禁。

  原因在于,自从大周全面开海,每年很多人出海贸易,回来的却只有十之五六,其他人都留居在南洋,也要防范海寇。

  南洋海禁,并非全面海禁,但此举严重打击了民间的对外贸易,让沿海的经济日趋萧条,有重金建造的海船,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也有不少人或逃亡出海或滋事犯乱。

  一直到现在的承泰三年,南洋海禁已持续十年了。

  已有不少人奏请解除南洋海禁。

  今日这场御前会议上,众大臣对此产生了严重分歧。

  北静郡王等几名大臣认为应该解除南洋海禁,实行全面开海。

  而以汤承远为代表的几名大臣,主张继续南洋海禁。

  承泰帝也主张继续南洋海禁。

  这时,戴着眼镜的承泰帝,看向了忠直亲王:“九弟为何一直不则声?”

  忠直亲王道:“启禀圣上,臣认为目今还不便解除南洋海禁。”

  其实他认为南洋海禁不该继续,应该全面开海。

  但他单独跟承泰帝商议过,知道承泰帝很不愿解除南洋海禁。

  哪怕他性格直率,今日这种御前会议的场合,他也不会当众跟承泰帝唱反调,唱反调也没用,于是他展现出了对承泰帝的支持。

  比起曾经的那个九皇子,如今的忠直亲王已沉稳了不少!

  承泰帝又看向同样一直没则声的袁庆柏:“庆柏,你有何想头?”

  众大臣纷纷看向了袁庆柏,好奇庆柏这回会是怎样的表现。

  袁庆柏略一躬身道:“启禀圣上,儿臣对南洋海禁了解不多,但据适才圣上和诸大臣所议,儿臣心里想的是,目今还不是解除南洋海禁的时候。”

  忠直亲王心中感叹:“庆柏机灵啊!”

  哪怕是主张全面开海的北静郡王,此刻也认为袁庆柏机灵。

  呵,既然承泰帝不愿开海,连忠直亲王都顺着承泰帝的心意了。

  袁庆柏便顺着承泰帝的心意,在这种御前会议的场合支持这位父皇,而不是跟这位父皇唱反调。

  袁庆柏已经给自己这个议政大臣定位了。

  定位就是:承泰帝的助力!

  作为议政大臣的太子,时不时在议政时跟承泰帝唱反调,可就傻了,如此,他任议政大臣反而是坏事了。

  尽量顺着承泰帝的心意来支持承泰帝,在此基础上,有好的策略就提出。

  比如今日,袁庆柏心中认为应该全面开海,但他口头上支持承泰帝,等他以后登基当了天子便可全面开海了。

  再比如几天前的御前会议,袁庆柏认为以工代赈是好策略,且承泰帝多半会赞成,所以他才提了出来。

  当太子,需要有心机。

  当太子且当领侍卫内大臣,更需要有心机。

  当太子且当领侍卫内大臣还当了议政大臣,岂能不需要心机?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