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71 章 黑石学堂分校_拉上始皇去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穷苦人家的小孩,都是随口叫着,得等到八岁以后没那么容易夭折了再正式给起名字。

  常妮这才想起来自己两个孩子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下意识往四处看了看。

  这时候起名字也没有什么讲究,黔首有姓的少,都是随口起一个代称,比如车叫做车的原因就是他父亲曾经是一名驭者,驾驶战车,他就叫了车。

  “一个叫墙,一个叫椅?”常妮看到了墙壁和椅子。

  赵不息笑了笑:“要不我给她们起两个名字怎么样?”常妮顿时高兴了起来,她感激的看着赵不息:“是哩,我们里里长的孩子就是找乡老起的名字,贵人起的名字福气大。”

  “跟着你姓,一个叫常昭,一个叫常明如何?昭和明,都有明亮的意思,前路光明,昭昭明亮。”赵不息笑眯眯道。

  常妮听到这么好的寓意顿时笑的更灿烂了,她摸着自己孩子的头顶,就要按着两个孩子跪下。

  “快谢谢黑石子。”

  赵不息阻拦了她,反而蹲下对两个孩子:“你们不该谢谢我,以后要谢谢你们娘亲,学堂的学费很贵的,她要很努力种地做工才能供得起你们读书,你们读了书,日后的前途才会变得明亮的。”

  两个孩子仰头看着赵不息和自己的母亲,脸上的表情还十分天真。

  她们才五岁,还不知道什么是明亮的未来。

  不过她们以后会知道的。

  那是她们娘亲织的一匹又一匹布,种的一亩又一亩的地,再加上一点点遇上了赵不息的运气,才给她们铺出来的光明未来。

  这个黑石学堂咸阳分校教授的东西和河内郡内的黑石学堂有着很大差距。

  学堂中有几个学生年纪已经二十多岁了,甚至已经考了好几次选拔官吏的考试,只是一直都没有考中。

  秦朝选拔小吏主要有三条标准。

  一是家里要有些家资,穷人不能当官。史上的韩信就是因为穷所以“不得推择为吏”。二是要会书写、懂法律。三是年龄要在壮年,也就是十七岁以上。

  当然这些主要是选拔基层小官吏的,等级高一些的官员主要还是靠世袭和推举。

  愿意将孩子送到黑石学堂读书的小官吏本身自己的官职就不够高,没有推举官吏的资格,他们的孩子想要当小官吏就要“会书写、懂法律”,也就是要考试。

  咸阳身为当今的秦朝都城,想要在这里选上官吏的难度可比河内郡高多了。在河内郡,只要能书写,略通秦律就能成为小官吏,在咸阳就不太行了,咸阳是如今秦朝的都城,整个秦朝最顶尖的人才都汇聚在这里,竞争激烈多了。

  一些小官吏的孩子为了还能继续当官吏而不是沦落为寻常黔首,就只能拼命卷了。

  可当一个考试到了需要卷的地步以后,那就比的不只是对秦律的熟悉了。

  朝廷只需要三个官吏,但是有三十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