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要想办法抹平兵力上的巨大差距_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十枚旗帜。

  众人疑惑不解,不知道为何陈玄要用到这些东西。

  直到一个时辰以后。

  众人全部都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张大了嘴,绕着大帐来回往复踱步,欣赏陈玄的旷世佳作。

  陈玄摆弄了一个时辰,终于把邙山附近的雒阳地形,用沙盘的形式,完完整整地复刻了出来。

  曹操望着这幅宛如艺术品一般的沙盘,如梦似幻,赞口不绝。

  “建武八年,世祖光武皇帝伐天水、武都。“伏波将军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陇右形势。

  “世祖皇帝故有【虏在吾目中矣】之感慨,遂终取陇右。

  “今太阿聚沙为山谷,曲绳为江河,又以木人木马作兵,以旗区分敌我。

  “我不得不效世祖皇帝说一句,虏亦皆在我目中矣!”

  曹操在夸赞陈玄的同时,顺带在众人面前炫了一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记忆力。

  如此手段,就连曹操也只是听说过而已,从未亲眼见过。

  毕竟做沙盘不难,难的是将地形完整地记忆在心中。

  记忆在心中也不难,更难的是如何将脑中抽象的记忆,再次用手化抽象为具象堆砌出来。

  甚至用手具象地碓砌出来也就罢了。

  陈玄居然说这是等比例制造出来的!

  还跟他们说了一个“比例尺”的概念。

  这使得曹操不得不再次刷新了对陈玄军事天才的认知。

  这也让曹操再次感慨:读书是一回事,能将书中所学,运用到现实之中,则是另一回事。

  都说:知一合一,知行合一。

  岂不谓“知易行难”啊!

  他饱览《汉书》,如何不知道沙盘之事?

  但知道归知道,可这段记忆从来没有主动跳出来过。

  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他居然也能将沙盘用到战场军争之。

  就像此次渡河夺孟津,他也知道淮阴侯巧渡黄河的案例。

  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段案例稍加改动,便可以给他带来,巧夺孟津关这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大胜。

  兵法,知道的人也不少。

  可人人都能用好兵法吗?

  当然不是。

  用兵之妙,存乎一心。

  无怪乎陈玄能连战连胜。

  仅从这小小的雒阳沙盘,曹操便能看出,这天下形势,恐怕也都在陈玄腹中了。

  陈玄手中捏着代表“瀍河”的绳索,在瀍(chán)河游摆了曹字旗,同时摆了一个小人。

  一个小人代表一千兵。

  其后,陈玄又将一枚曹字旗,摆在了雒阳以西三十里的“唐聚”。

  此处,瀍河自北向南而流,分别与阳渠、雒水,两条东西走向的河汇聚,形成一个“土”字。

  陈玄将三枚小人放在瀍河与阳渠交界处,又将三枚小人放在瀍河与雒水交界。

  陈玄指着沙盘划了个圈,道:

  “雒阳方圆二百余里的百姓,此时基本都已经被迁走了。

  “所以我估计,董卓还有不到五日便会撤离雒阳。

  “而此处,唐聚,便是必经之路。

  “西凉军此时应有大军五至六万。

  “加役夫、徒隶、官属、军属之类的人,总计会在十万以。

  “而此时我们的可战之卒,不过一万六千余人。”

  众人心里虽然知道,己方与西凉军在兵力有差距,心也其实也都有个底。

  但此时听到陈玄摆出数据,分析了兵力之悬殊,还是忍不住都吸了一口冷气。

  陈玄接着道:“这便是我们为何要悄无声息地拿下孟津关的原因了。

  “首先,我们会在唐聚附近埋伏。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在很大程度,能抵消部分兵力的差距。

  “但由于我军与西凉军兵力实在太过悬殊,仅仅通过一道埋伏,兵力的差距仍然不能被完全抹消。

  “所以,除了埋伏之外。

  “我们还要想出一个万全之法,彻底将兵力的差距抹平。”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