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9章 第六百五十八话:这里不错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免了出城进城的麻烦,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了呢。

  少时,去木料场的陶东成带着大中田根儿也回来了。

  木料场在镇西的郊外,背靠层峦叠嶂的大青山,林深树密,每年清明前后,就有不少伐木工上山去伐木,顺着青山沟放下来的木头,进入木料场,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最终变成了可以修建房子用的木料。

  这个大青山木料场盛产的便是杉木,价钱不贵,适合普通人家,且坚固耐用,不容易发潮,建房子最是合适的。

  陶东成去这一趟也没有白去,已经跟木料场的一个小管事搭上了话,还跟他打听到了这春林镇还不错的且现下正闲着的木匠。

  当下吃过中饭,宋秋便让陶东平带人负责去找这个木匠,拿着她画好的客栈图纸,去跟木匠谈建房子的事。

  陶东成则去寻一寻,可有清静又可以短租的小院子。

  棉花跟阿银照样留在客栈守着,而宋秋三人组,再加赶车的杨大连以及大中则坐车出了镇,往大兴垭子去。

  大兴垭子就在出了春林镇走十五里左右的地方,一块大石头嵌在官道右边,上面刻着利州界三个大字。

  而左边,就是那片足有三亩的荒草地,背后则是高大茂密的林子,幸好界碑这面是空旷的山崖,高山离得远,挡不了阳光,照得这片荒草地亮亮堂堂的,没那么阴森。

  往丘陵县的方向在往前行约摸一里路不到,左边穿下林子的就有一条比官道稍窄且也没有官道平整的路。

  路上有脚印车辙印,证明这条路是有人走的,而他们昨儿过这里时,也碰到了这条路有出来的路人的,还打听过,往这条路走二十几里,便是一个叫大麻的镇子,再往前,就是寿州的地界了。

  走这条路的人也不少,只要上了官道,不管往那个方向,扭头就准能看见这片荒草地,到时候客栈矗立在这里,只要眼不瞎,都能看得到的。

  不管是来吃个饭,还是歇个脚喝杯茶,一文两文,都是生意不是?

  宋秋几人步行着把这前前后后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这个地方。

  赶着车去找附近的村落的杨大连很快就回来了,说是林子背后的山脚下,就有一个小村落。

  当下宋秋三个坐上了车,杨大连赶着马车往回走,下了往大麻镇去的那条路。

  走了不多久,进了林子里的小道,马车只能通过一半,后半段,路太窄,碎石头又多,马车便过不了了。

  这里也已经能看到前头不远的村落。

  留下大中看着马车,宋秋几人下了车步行往村里去。

  这个山脚下的村落一看就不富裕,村里多数都是土墙结构的茅草盖院子,少数得几家木屋小院儿看上去就算的上的好一点了的了。

  进了村,头一家的土墙院儿,茅草垛子搭的朝门底下就坐了个妇人,正在搓绿豆夹子,晒干了的夹子轻轻一拨弄,里头圆滚滚的绿豆就哗啦啦的滚了出来。

  见几个生人进村,妇人顿住了动作看了又看,目光中带着好奇。

  这么三个花一样的小姑娘,哪个村的?来他们喇叭村作甚?

  因是个年轻妇人,宋秋便上前搭话道:“大嫂子,不知你们村的村长是哪一家啊?”

  找村长的?

  见三个小姑娘长得好看讨喜,妇人一点没有防备,当下放了手里的簸箕,起身道:“走,我领你们找去。”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