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此计妙,新制昭天下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的卷子,撕了两片纸条,叫人取了硬白纸,贴在了这文章名字上。

  紧接着,李治再叫姚公公来,姚公公所见到的,乃是两张已经糊上名字的文章了;

  李治吩咐他道:"你取笔墨,将这两篇文章誊写一遍。"

  "咱来抄?"姚公公狐疑的看着李治,只是抄写一遍,你挖的坑呢?

  李治便肯定地点头。

  早说嘛,姚公公放心了,去案牍后取纸,把两篇文章抄录一遍,李治再将这新誊写的文章,糊在文章考卷纸上。

  随即到正殿,将这两张考卷送至御案上,李世民低头看,案牍上两篇考卷,考生名字被糊上了纸遮盖。

  接下来李世民又去看文章内容,当即愣神,因为这两篇内容,全是一人的笔迹,显然都是姚公公一人誊录。

  如此一来,除了文章内容有所不同,其余字体笔迹全部相同,便连试卷格式,也都一致。

  便是连那考生的名字,也用硬白纸遮盖住了,甚至於李治在上面还特意加盖了印签,除非把这硬白纸片揭开,才能看到考生名字。

  有意思,太有意思,这绝对是天才之妙想,但这是你李治所能想出来的吗?

  肯定是奶爸,奇思妙想啊!

  李世民震撼,拜服!

  "朕明白小九儿你的意思了,如此,便可以彻底杜绝有考官舞弊,或者考生勾结考官舞弊。

  妙,妙啊,朕现在也分不清,这两篇文章,到底哪篇是两位爱卿哪一人所作。"

  "这还不够。"

  李治笑呵呵道:"还有一个更直接有效的方法,那便是为了以防万一,朝廷阅卷时,可设置一名主考,六名副考官,大家相互给试卷打分。

  而后,去除一个最高分,去除一个最低分,其余五位考官所给出的成绩,方才可计入最终成绩。"

  李治顿了顿、再解释:"这是为了防止考生文风,被人看出端倪;

  如果有考官和考生相知甚深,看出了文风,给他高分,这也算舞弊的一种吧,可一旦去除掉这最高分,便可最大程度降低个别考官对考生的影响。

  反之呢,也是,如果有考官对某个考生反感,并熟悉考生的文风,给了他一个很低分,但却被规则剔除了,这对考生最终成绩的影响又降低了一成。"

  李世民一愣……

  房玄龄和虞世南也是大有所悟、细细思量。

  蓦然,虞世南瞳眸发亮,脸上大喜,他终于悟通其中巧妙。

  "此诚少年持重之言、老成谋国之举,九皇子大才啊!陛下,九皇子此计甚妙、极妙,哈哈,这小子不错,不错;

  最重要的是,此妙策,若是实施,其实对朝廷而言,不需花费太多人力物力,可是对于科举而言,却有极显著效果,九皇子与此策,定可百世留芳。"

  李治猛抬头,定定看着虞世南,尼害哇,这老头、高人啊,竟然能推算出此法将百世延续,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