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9爱莲说,第一大文豪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的,在诗作这方面朕是相信小九儿的,他说能就能、一定能。"

  值此高光装逼时刻,李治怎么能放过这大好机会。

  "母后,父皇说得对,放心,儿臣说能就一定能,您听好吧!"

  一片寂静中,太监尖锐的诵读声响起。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视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寂静!

  寂静!

  寂静!

  所有人都在默默地咀嚼、默默地品味,喃喃地重复着词中的文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短短两句道尽君子风骨!

  "可远观而不可近视焉",还有比这更能形容佳人的词句吗?

  虽辞藻不甚华丽,然比之《洛神赋》亦难分轩轾矣。

  "亵玩",此词不可用在此处,是对母后的不敬,故李治把"亵玩"改成"近视",近前观看的意思。

  如此改动后,此词就接近完美了。

  本身李治就是有神童之谓,自小就聪明不凡。

  据说李治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能抓着笔写下一个"敕"字,想来是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甚至兴致大发曾教过他这个字的原因。

  所以李治才能依葫芦画瓢地将之写出来。

  唐太宗曾经考察他对《孝经》的理解,李治是对答如流,唐太宗闻言更是高兴万分。

  众人默默不语,良久,李泰摇摇头,向着李治躬身、高喊。

  "朝闻道,夕死可也。听九弟一席话,方知过往皆是拾人牙慧,宜乎众人亦。"

  李泰此话确实是发自真心的佩服。

  但李治却暗恨,卧槽,你个不要脸的李泰,你居然在此时此刻蹭热度,太不要脸了。

  "爱莲说,爱莲说……"

  李承乾念叨了几句,转而对俏丫鬟言道。

  "在下自以为是赏花护花之人,今日方知所学肤浅,今后本太子恐再无赏花之心。"

  程咬金等人回过神来,呼啦围了上来,大呼小叫不止。

  他们实在太高兴了,李治每次与他们见面,对他们都是叔叔伯伯长、叔叔伯伯短地叫着,李治出风头、跟他们出风头有神马区别?

  长乐、豫章在后面巧笑吟吟,小九弟,大文豪!

  高阳激动拉着李治小手。

  "小九哥,你真捧,太有才了,大唐第一大文豪非你莫属,不,古往今来第一大文豪!"

  李治脸黑,古往今来第一大文豪,这话说的,有点过!

  外围的妃嫔、公主、命妇们在议论纷纷,讨论着《爱莲说》的意境;

  越讨论越发现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诗词,要想完全意会,非得苦心钻研个十天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