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22章 东华门唱名_丰碑杨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澎年反扣在地。

  陈澎年即便被扣,嘴里的高声吟唱依然没停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随着陈澎年被押下去,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我辈岂是蓬蒿人”

  “蓬蒿人”

  “”

  一场骚乱就这么轻易被镇压了。

  王继恩清了清嗓子,喝道:“唱名”

  从东华门口,一直到大庆殿内。

  每隔几十步,就站着八位太监。

  王继恩的一声唱名,被这些太监们接力似的传到了大庆殿内。

  大庆殿前,中书舍人手捏一卷皇榜,展开。

  “太平兴国五年,帝,御,大庆殿,试进士”

  “陈留李云龙,三甲,一百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中书舍人念完,大庆殿门口的太监们,高声唱名。

  “陈留李云龙,三甲,一百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陈留”

  “”

  一声声唱名,一直传到了东华门,汇聚成了一道声音洪流。

  在东华门外,站着三十位身强力壮的宫廷侍卫。

  他们齐声高喝。

  “陈留李云龙,三甲,一百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声音高亢,响彻在东华门。

  东华门前,里三层外三层的人,都跟着唱名声激动了起来。

  一声接一声的唱名声。

  许久许久

  三甲一百九十名唱完。

  中书舍人把皇榜交给了宫廷侍卫,宫廷侍卫拿着快步疾驰向了东华门。

  尔后,王继恩一声张榜。

  巨大的皇榜就被悬挂在东华门前。

  紧接着,唱二甲。

  相比于三甲,二甲唱名的时候,人群中新科进士们的家人就显得格外的激动。

  原因无他,只因他们家里的子嗣,名次比别人高一头。

  在这种地方,这种场合,名次比别人高一头,就意味着荣耀比别人多一层。

  “郴州季春秋,二甲,九十六名,赐进士出身”

  人群中,一位身材痴胖,穿着绫罗绸缎,在侍女搀扶下的五十多岁的富贵商人,听到了这一声唱名后。一蹦三尺高。

  “我儿中了我儿中了二甲,九十六名”

  “光宗耀祖啊光宗耀祖啊”

  围在他周遭的人,并没有因为他失态的连蹦带跳鄙夷他,反而以一种羡慕的目光看着他。

  然而,无论他如何高兴,唱名依旧在继续。

  “濮州张咏,二甲,二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

  “开封向敏中,二甲,一十八名,赐进士出身”

  “”

  “澶州晁迥,二甲,八名,赐进士出身”

  “”

  人群中,杨家一众站立在东华门正东方向,听着一个个唱名声,佘赛花紧张的碎碎念。

  “这都二甲第八了,怎么还没有七郎的名字”

  “七郎会不会没中”

  “陛下会不会因为七郎年龄小,想压一科”

  “”

  杨业瞪眼,“你就消停会儿吧为夫刚才瞧见了七郎就在那堆新科进士里面能站在哪里,说明朝廷已经取了他了”

  事实上,别看杨业脸上的表情平静,实际上他紧握的双拳完全出卖了他的心情。

  或许对于别人而言,子嗣的名字没出现,那么就证明比较靠后,名字比较高,他们会因此而兴奋。

  但杨业不会,杨业心里觉得,儿子才读书不过一年多而已。

  论学问,怎么可能跟那些读了十几年书的人相比。

  所以,随着一个个名次的攀升,杨业心底里越沉。

  佘赛花刚才碎碎念所说的话,一直在杨业脑海里回荡

  难道陛下真的因为七郎年纪小,罢落了他

  那七郎为何会站在新科进士队伍里呢

  丰碑杨门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