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功名就手,秀才还乡_斩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的棺材,他惆怅一叹,扑地而灭,只剩下一副堂皇衣冠。

  读一辈子书,对考试功名执念如斯,至死不散。

  现在那名魔怔的老童生情况,也是相差无几。

  但国情如此,现实如此,只得一声嗟叹而已,继续看榜。

  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笑颜有人忧,人群渐渐消散。

  “道远学长,恭喜恭喜,学长考到第六名,名列前茅……”

  何维扬见到陈三郎,神态复杂地恭贺说道。

  此时陈三郎抬头看见了榜单上自己的名字,顿时感觉身上有某些极为沉重的东西,如枷锁,如厚壳,戈然而碎,哗然掉落,脸上不禁露出笑容:“维扬学弟,你考得如何?”

  何维扬摇头苦笑:“明年再考吧。”

  陈三郎只能安慰道:“学弟年少,来日定能考中。”

  今年泾县众多童生,就两人考到秀才,陈三郎为其一。不过第六名的名次,只怕无法成为廪生。廪生名额有限,每届童子试前三甲者才有资格。不是廪生,那么进学之后的诸多费用,除了学费之外,基本都得自理,耗费不菲。

  怪不得一些家境清贫的学子就算能进入官学读书也不来,而是选择呆在家里苦读。

  实在是读不起。

  然而官学环境,以及各类资源,是窝在家里所无法比拟的。故而必须尽一qiē可能,都尽量要入读官学。

  如此,日后考乡试,把握才更大。

  “我就不信,自己无法谋生……”

  看完榜单,何维扬跟着,主动说道:“道远学长,你准备何时回县里,不如咱们一起走吧。”

  以前陈三郎不入流,其迫于秦羽书和家里的意见,不敢跟陈三郎走得太近。可眼下三郎顺lì考过秀才,名次不低,起码也是个增生身份,摇身一变,境况大不同,自然得多多交往。

  这些日子,他也看明白了,秦羽书虽然身份地位更高,但眼界也更高,无论自己如何套近乎,如何做人情,都难以进入到人家圈子去。陈三郎却不同,彼此之间同乡同窗情谊要深得多,而且两人还有过生死与共的患难之情。

  何维扬虽年少,可人情世故丝毫不差。

  陈三郎也不在意,笑道:“好呀,我们一起坐船回去,明早就走。”

  “好,你在哪间客栈住宿?我搬过来,明早一起出城。”

  问清楚陈三郎落脚的客栈,何维扬就返回所住客栈去退房,搬过来。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都抢着付账给钱。

  陈三郎正愁钱袋干瘪,有人请客,也不矫情推搡。何家在泾县卖了几十年豆腐,店pù不大,胜在节俭殷实,何维扬前来考院试,家里鼎力支持,盘缠带着不少。

  陈三郎心中有分寸,却不会借机大吃特吃,管饱即可。

  何维扬倒热情,说道要报上次陈三郎的救命之恩,故而要请他到三鲜楼去好好吃一顿。不过陈三郎婉拒了,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