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四章_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状,而且句句戳中要害,讽刺效果就十分强烈。

  第三,《黄金大劫案》也探讨了国民性,可是远没有《让子弹飞》探讨的那么深刻。

  关于国民性的探讨,姜纹是一把好手,在《鬼子来了》里,姜纹就已经崭露头角,而宁皓根本不擅长这种深刻的东西。

  无论是其处女作《香火》,还是后来的疯狂系列,甚至《无人区》,都体现着一种小人物的黑色幽默,这才是宁浩所擅长的。

  宁浩片子的腔调不应该是深刻的,而是戏谑的,放弃自己固有的风格,追求超越是一件极其有风险的事情,玩好了就完成了蜕变,玩砸了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宋铮前世在看完《黄金大劫案》,用八个字最能形容他当时的心情一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可以说,《黄金大劫案》就是宁皓的自戕之作,他想玩个解构,用屌丝解构革命,用庸俗解构爱情,用伪逻辑解构结构,用模糊解构人物,可他玩得也太粗糙了,结果就是玩砸了。

  毕竟荒诞不等于剧情弱智。

  不好笑,虽然一些笑点的设计上还是很有想法的,但是整体来说的确不好笑,也就是小东北赤裸挂在教堂装耶稣,宋铮笑了,很开心,这个算是意外之喜,其余的部分,他都没怎么笑过。

  幽默,搞笑,机智,是宋铮期望宁皓带给观众的东西,但是《黄金大劫案》没有,他也不指望能从头笑到尾,但仅有的几处太少了,至于常杀人的段子,太老了。

  不够机智,故事没啥创意,如果说宁皓的第一部引人关注的《疯狂的石头》,参考盖里奇的电影《两杆大烟枪》,还算是致敬之作的话,在《疯狂的赛车》里,算是第二次致敬,毕竟在讲故事都困难的中国电影界,能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已属难得。

  但所有人都必须承认一点,宁皓长在模仿,但原创力实在匮乏,于是到了《黄金大劫案》,也就真的是失敬了,创意几乎没有新鲜度。尤其在疯狂系列之后,这样的故事基本不及格,真不知道,那么多编辑是干什么吃的。

  不经典,对白缺乏个性,对白对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部电影的人物很多,但对白区别不大,油里油气,分不清谁是谁,尤其是那个岳小军,就是在《疯狂的石头》里蹲在马桶上唱“2002年的第一泡屎,来得比以往更晚一些”的家伙,在这个电影里,几无亮点。

  其他人物一大堆,识别性几乎没有,与《疯狂的石头》中的角色的对白相比,堪称云泥之别,总之,这是一部让人记不起什么台词的电影。

  不形象,人物真心很弱,真不知道宁皓是怎么了,几乎就没有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一帮僵尸,主角小东北一副吊丝样,也许这就是电影的意义,一个吊丝如何变成革命者?!

  这点倒是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