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一章_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宋铮这话倒也不算是在恭维,事实正是如此,每年春晚,观众们最期待的就是赵本杉的小品,春晚是很多人的过年记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春晚也是老百姓们大年三十晚上必不可少的节目,而小品大王赵本衫同样也是几代人的记忆。

  宋铮重生的时候,虽然已经六年没有在春晚舞台亮相,但赵本衫毫无疑问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喜剧演员。他的小品,十几年来一直是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头号扛把子。一些幽默的台词,哪怕过去了很多年,依然在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

  比如“要啥自行车呀”,“我叫不紧张”又或者“小样儿,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都早已成为日常幽默语汇的一部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赵本衫早已超越“观众最喜爱的小品演员”这一身份,而成为东北文化的代言人。

  从赵本衫开始,东北方言逐渐成为小品类节目的主要语言。“东北人特别幽默”这一地域印象,也成为全国人民的某种普遍共识。

  宋铮站在一个影视导演的角度来看,赵本衫是毋庸置疑的喜剧表演天才,虽然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喜剧基本上就等同于荒诞,只要能闹,能拉得下脸来就行,可事实上,喜剧表演比正剧表演更依赖演员的天赋,天生的喜感很难通过专业训练获取。

  与那些出身艺术世家的演员不同,草根性是赵本衫区别于很多喜剧演员的独特之处。他未曾经过正统的专业艺术训练,表演风格是在东北民间剧场的二人转与小品演出中磨炼成型的。

  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好处是他的舞台感特别好,可以准确把握观众的笑点,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喜剧效果,笑点密集度极高。

  缺点是他的喜剧表演层次不够丰富,制造喜剧性的方式比较单一,喜剧设计也不够复杂。但是,在长度15分钟、表演相对夸张的舞台小品中,赵本衫的喜剧天赋、人物塑造能力,就占据了绝对上风。

  不能不说,赵本衫团队对春晚观众心理的把握是最为到位的。比如说,看春晚是一个碎片化的过程,而赵本衫的小品的理解门槛是最低的,故事情节极简单,也无需任何背景知识,从小品的任何地方开始看,都不影响观众的理解。

  赵本衫与郭班主一样,都明确地反对“教育观众”,因此,赵本衫小品基本不承担春晚的宏大叙事任务,不针对特定阶层,也不紧跟政治形势,而且用一种装疯卖傻的癫僧式夸张,给观众在年夜饭与唱唱闹闹之外的强刺激,而这正是东北二人转的强项。

  可以说,赵本衫凭一己之力,对传统二人转进行了改良,剔除二人转中的脏口儿和粉词儿,使其有可能进入主流视野,对于传统民间文化来说,这些努力,都是非常可贵的。

  另外,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