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凭什么?_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漏洞忽悠了几千年仍然将其当成宝贝,那也是蛮正常的。

  因为在这种语境下的“兄弟情谊”,其本质就是“仓促”而“盲目”的,所谓“义气”,是以“血性”为先的,讲究的是“一时兴起”,鄙视的是“婆婆妈妈”。

  既然“兄弟义气”从根源上就是仓促而盲目的,那中间出点差错,简直是必然的。可淳朴的兄弟们偏偏想不开,非要从外部找原因,非得找外人来垫背。这就不仅仅是脑袋进水,而是一种悲哀了。

  所谓道义的虚无,所谓人性的反思,陈可欣的《投名状》一开始估计是想这么走的,不然也不会很早就借旁白点出“结义”的脆弱性。

  三人之中,庞青云同学的动机与情义无关。但是,这只是旁白这样说,陈导要真是按旁白所描绘的青云同志来刻画人物、安排情节,那本片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可是,在实际的影片里,陈导似乎舍不得放弃“挖掘”李连洁的“表演潜力”,要“着力表现”庞青云同志思想性格的复杂性,故而并没有安排这个角色在“情理”上有多么出格,无论从观众的角度,还是从兄弟的角度,老庞的作为,超出兄弟情的地方并不多。

  诚然,和嫂子有一腿显得不那么道义,但并非没有原因,谁叫人家在没认识老赵之前就先“野.合”了一下呢,谁叫人家那一下下就有了真感情呢?

  可惜陈导在表现“口头承诺上的兄弟”与“真实的情谊”之间有些摇摆不定,他既想通过老庞的功利无情,来说明“投名状”的脆弱与幼稚,又不想让老庞这个角色彻底沦为反角,所以电影看似说老庞的不是,其实反而突出了老庞的无奈与真情。

  杀苏州守军的争执中,老庞违背的是笼统的“江湖道义”,对老赵及三人的前景还是从长远考虑的,三人内部的兄弟“情”其实并未动摇。

  即使最后杀老赵,陈导又安排了老庞一个人演哭戏,而且看起来还哭得不假,至少证明老庞并非只是利用赵、姜二人,他只是情非得已。

  似乎陈可欣想要让庞青云表现成为一个身在局中,无法自已的性情人物,可是,这样一来,影片的主题就乱了套。

  一方面,陈导想要突出表现的“兄弟叛乱”没了根据,因为大家还是有真感情的,另一方面,陈导想给老庞的无奈悲剧性找些根据,可惜又没讲充分,搞得大家都模模糊糊的。

  其实,如果抛开影片关于“兄弟义气”的宣传,纯粹地看片中人物在其中的作为,会发现一个更为连贯、甚至更为精妙的主题: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挣扎与无助。

  但是成片的效果,陈导仅仅在老庞一个人身上“点”出了这一个角度,还不是特有力那种,而是羞羞答答、模棱两可的手法。

  似乎是想讲出来,却又不想讲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