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唇枪舌剑 陶急曹缓_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果然自己学不来。

  “蔡主簿此言差异!”被蔡琰杀人诛心的陈登沉默了片刻后终于开启了反击。

  “曹公和袁术可是有夺地之仇,曹公封丘大战,一战便是袁术一溃千里,丢掉豫州。”

  “此等大仇岂能不报,若是袁术从主公手中夺取徐州,蔡主簿和陈将军认为,袁术会把目光对准哪里?”

  “所谓唇亡齿寒,若袁术得徐州,豫州、兖州又岂能安稳无事?”

  因为原本的攻势在蔡琰面前被瓦解,陈登放弃了直接进攻,而是采取迂回之策。

  引经据典借用唇亡齿寒之故,希望搬回一些局面。

  陈登的迂回之策虽然很好,但是作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经书的蔡琰,论学识也不在陈登之下。

  “陈校尉,你既知唇亡齿寒之故,可以韩为唇而秦为齿乎?”

  蔡琰之言也是直接将陈登的迂回之策打破,唇亡齿寒的典故是取自春秋是虢国和虞国之事。

  两国国力不相上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更强大的晋国,一旦虢国被晋国所灭,虞国自然也就无力对抗晋国的攻击,此便是唇亡齿寒之理。

  可是如今曹操明显实力要胜于袁术,而袁术又强于陶谦。

  所以蔡琰将曹操比之强秦,将陶谦比之弱韩,即使韩国被其他国家灭掉对秦国的影响也不足为惧。而历史上反而是秦国先灭韩,再灭其他五国。

  陈登听了蔡琰的话,整个人的神色也不由紧张起来。

  毕竟秦国可是先灭韩国而后灭其他五国,若是按照蔡琰的说法,难不成曹操有意先吞徐州?

  此时蔡琰也起身轻笑着拱手表示曹操非秦国,陶谦也并非韩国,她这般比喻只是希望陈登明白,如今曹公势大,陶谦只有主动向曹操靠拢才能保证全境不被袁术侵犯。

  此时陈业也起身笑着拱手行礼,表示陈登表示联合陶谦共击袁术也不是不可,只是如今的情况是陶谦最为急切担忧袁术攻打自己,而曹公如今反而急着稳定兖州和豫州的局势,对于袁术的担忧并不是首位。

  “陈校尉,如今情况,我若明言相告,便是陶急而曹缓。”

  “还望陈校尉回到下邳城后向陶公明言,我也会尽快向主公汇报此事。”

  “最后是否能够联合起来共击袁术,决定权不在你我手中,而是在主公和陶公手中!”

  陈业最后的总结算是为此事定下了基调,今日陈登和蔡琰的舌战,最终以蔡琰胜利收场。

  而陈业也明确点出事情最后还是要曹操和陶谦拍板决定,希望陈登能够再明白情况后,好言劝说陶谦,让他明白当前的局势,做出最适当的选择。

  陈登闻言点点头拱手对陈业和蔡琰行礼,随后整个人反倒是轻松起来,似乎是有所感悟。

  随后陈登拜别王德,在赵云率领百骑的护送下离开相县直奔下邳而去。

  陈业在送走陈登之后,也拱手向蔡琰行礼致谢。

  “若无蔡主簿,我等武夫就要束手就擒,今日有劳蔡主簿,此事我当禀明主公,请主公封赏蔡主簿!”

  蔡琰见状受宠若惊,连忙伸手扶住拱手行礼的陈业。

  但是手伸到一半却又缩了回去,反倒是挪动身子避开了陈业的拱手大拜。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