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山东安静,张守仁已经奏称调兵充实德州和济南、临清等地,同时派兵往东昌和兖州边境去追剿残匪,从奏报上来看,山东各府之中最核心的临清和德州济南三城平安无事,登莱两府是浮山军的老巢,更不可能出事,张守仁一出手,三个月前几乎断绝的漕运和陷入混乱的山东局面就迅速恢复了平静,最少以山东和北方京官看来,这个青年武将已经俨然是大明的定海神针,怎么封赏都不为过。

  两相交击,最倒霉的当然是议功的兵部,但向来的规矩是对大功封赏宜快,无可奈何之下,兵部勉强拟了封赏的草案,陈新甲草草阔览了,叹一口气,匆忙赶往宫中。

  他是宫中的常客,除了在会极门内的六科廊和文渊阁外,经常能进宫并且面圣召对的六部尚书也就是兵部和户部两部最多,其余各部,就算是吏部尚书这样的天官也是远远比不上,更不提其余普通的官员了。

  杨嗣昌就是在兵部任上,上结帝心,最终入主内阁,崇祯年间,兵事连结,兵部实在是太要紧了。

  “皇上在文华殿见老大人……今早在乾清宫看了几封奏折之后,皇上十分不高兴。”

  “哦?”陈新甲很注意的问道:“公公所说的,究竟是何奏折,是题本还是奏疏?是和陈新甲说话的是司礼监的一个少监,虽然不是秉笔太监,但地位已经是和外朝的尚书侍郎差不多,是陈新甲在宫中不多的奥援之一。今日他进宫来,正好是这个少监轮值,自然是要打探清楚。

  大明这么大的疆域,又处乱事,每日送上来的奏折怕有一两千件,六部和各衙门送上来的公折也叫题本,是按朝廷规矩处理过后的公事,以题本公折形式奏上,一般这样的折最好批复,不过就是知道了,该部知道,或是批一个依例,批红之后,发还各部执行便可。

  题本之外,以私人名义上奏便是奏疏,公事仍用题本形式的公折,私事用小一号的私书,是部务还是公疏,或是私疏,一目了然,司礼监的人,一看之下就知道是谁奏上,大体是何事件。

  “正好与老大人今日所来之事有关。”那个少监并没有直接揭开迷底,内廷做事的人,都保有几分底线,不可能直爽道之,只提醒陈新甲道:“临清州被杀之事,似乎是与山东镇所奏不符。”

  “哦,哦,下官知道了,多谢公公!”

  那个少监做了一个谦逊的手式,自是叫陈新甲不必多礼,待又过一阵子,看崇祯无事了,便是将陈新甲引领进去。

  “本兵起身说话。”

  陈新甲拜舞之后,崇祯下令叫他起身,谢过之后,陈新甲便是站了起来。

  距离上一次见面不过两天,但陈新甲一瞥之下,感觉崇祯的面容又似乎苍老了一些。才三十的人,鬓角上已经有不少白发,脸上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