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会飞的纸鹤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会飞的纸鹤

  书院停课后,陈恒就在家中坚持读书温习。

  书不可一日不读,文章不可一日不做。

  天底下的事,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只要想真正做成,都如逆水行舟。

  只要心思稍稍松懈,才前进的三步便会被水流推到后头去。

  早上的功课做完,陈恒吃过午饭就回到自己房间,拿出薛蝌特意送来的消息。

  报铺的直宾,现在都在扬州府各处奔走,薛家算是城内为数不多消息灵通的人。

  不过薛蝌送来的消息,记录的很是杂乱。

  陈恒做事喜欢讲究条理,刚巧家里有信达这个帮手在。就将自己的要求跟对方一说,让他帮着把东西分类摆放。

  城内的情况、城外的灾民、省外的消息,按照这个明确的地点分类,陈信达只做上几次,就得心应手起来。

  有他在,陈恒便将注意力放在消息上。第一个要看的消息,自然是最要紧的灾民。

  如今城外已经聚集了几万灾民,这些人都是最近从京师、山东、安徽各处陆陆续续赶来。

  扬州府衙的处置很是迅速妥当,在对城内管制物价之时,韦应宏又派了六科的小吏出城维持秩序。可涉及几万人的安置问题,光靠扬州府衙的人怎么够。

  一日三餐,还有粥铺暂时顶着。现在腊月将近,几万人以及后续可能增加的人,他们过冬的衣物跟住所,要怎么安排才是最大的难题。

  韦应宏本可以学一些州府,关好城门目送流民过境。为官一方嘛,只要守好治下百姓的民生,朝廷也挑不出个错处来。

  可他偏偏又不愿置灾民不顾,这就十分考验扬州府百官的统筹调度能力。

  衣服、被褥等物还能靠城内的大户捐赠,住所就只能靠匠人们抓紧打造。

  “城西的贡院,城内的酒楼、客栈都已经人满为患。城内、外常有盗窃、斗殴之人,听说有不少人故意这样干,好让自己被抓进城中大牢。”

  薛蝌这行字写的特别潦草,陈恒能透过他的字,看出好友书写时的担忧。

  秩序!

  陈恒的脑中闪过这个词。

  他的视野较之古人终究要开阔一些,看问题也喜欢将自己的视角先放在局外人去旁观,再沉浸其中寻找解决之道。

  总有些人喜欢鼓吹古人的智慧要高今人一等。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历史是螺旋上升的曲线。

  若真是怎么学都比不上,那这片土地上的后人,又谈何去追星逐月。

  学识和哲学上的问题,是无法把制度、组织力、见识等等都囊括其中。

  而后者,才是陈恒这类人最大的依仗。

  陈恒略作思索,提笔在纸上写着扬州的三个优势:其一是:政通人和。

  作为扬州知府,韦应宏有救灾的意愿,他又在扬州府扎根多年,官场上下都能贯彻他的意志,这点无疑最是要紧。

  其二就是扬州城的地利,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