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章 夜照亮了夜(先别订阅,要大修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夜照亮了夜(先别订阅,要大修此章)

  当韦应宏定下本次议事的调子后,手下的干吏就有了大方向。既然知府大人决定征召农夫整治保障湖,加固二河河堤。

  “大人,那明年我们还要从州府里征召徭役吗?”有人提问。

  韦应宏摇摇头,果断拒绝道:“赈灾所耗已经劳民伤财,还是发下公文转告府内各县,明年让百姓修养生息,安心在家耕种,别误了秋收。”

  “另,让他们整理县内情况,做好明年防涝的准备。县内若有困难之处,不许隐瞒,速速禀告。”

  一名官员低头奋笔疾书,将知府大人的话全部记下,回头通知各处县令就是他的工作。

  “大人英明。”有人起身夸赞,这到是不是虚话。

  如果城外的壮丁,能顶替下扬州百姓的徭役,那么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城内的百姓,指定会交口称赞此事,府衙的名声也能往上抬一个台阶。

  韦应宏伸手示意这名官员坐下,又对其他人继续说道:“继续说说其他流民的事情。”

  “还说?”有人低下头,看向传阅到手中的名单。抛开四万多的壮劳力,几千名老无所依的孤寡妇孺外。剩下的名单,尚有四万不到的妇女孩童。

  可这些人不都是民夫的家人吗?咱们扬州城里,也找不到什么活能让她们干的啊?

  有官吏悄声询问:“大人,你的意思是?”

  “不能放着她们不管。”韦应宏脸上浮现坚定之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要不给她们赈贷?”

  这是从春秋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办法,将粮食、种子、牲畜、农具等借贷给需要的灾民,从而维持灾民生计,使之恢复农业生产。

  有人当场反对,“这不是玩闹嘛,他们家的男丁都出来当民夫了,你让女人怎么种地?我们上那筹备这么多牛。再说,上那找那么多田出来。”

  “既然干不了活,不如给民夫们多增加些工钱?也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生活?”

  这话才说到一半,管着库银的官员就起身反驳,“你有没有算过四万多人,加一点是多少钱?这些年,府库里是有些积蓄,可要这样花下去,我们得养到什么时候?想都别想。”

  眼看场内陷入争执,韦应宏看了林如海、黄维中一眼。后两人默契的点点头,都觉得是时候拿出那本册子。

  “大家且等等,先看看这本册子。”韦应宏轻咳几下,话音刚落,屏风后的师爷就端着一堆册子出来,大家一见知府看上去早有准备,赶忙拿过册子。

  见下属们都在认真翻阅,韦应宏索性端起茶小酌。

  林如海的目光却稍作停顿,越过身旁的同僚看向大门,洒在屋内的阳光中,好像正有陈恒站在哪里自信昂扬,口若悬河。

  应该说陈恒的视角是相当超前的,他首先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