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表明心意_红楼读书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表明心意

  陈恒大约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才给李贽和刘府尹梳理好扬州跟京师的关系。公允的说,刘府尹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青年人的出走,寻找更赚钱的机会,确实会对耕地收成造成影响。

  但他少算了一点,李贽现在手头没有钱。太上皇一日不死,苏杭等地的织造局就到不了李贽的手中,内府的惊人财富也轮不到李贽做主。李贽这个手头拮据的皇帝,才是最迫切的那个人。

  未来的困难终究有些遥远,眼前的窘迫才最要紧。尤其是在李贽已经命人,在扬州筹备组建织造局的背景下。刘府尹的发难,自然不会被皇帝听进耳中。

  将陈恒喊来,各打五十大板后,刘府尹也只好在李贽的劝慰声中打道回府。陈恒受了一遭无妄之灾,除了自认倒霉外,倒也没多自怨自艾。他的心态向来好,既扛得住压力,也能沉下心,蒙头做着自己的事。

  回到六科的班房,在此干坐到酉时初。陈恒迫不及待的起身,难得第一个跑出衙门。刚出门,他就感觉到自己的不对劲。自从跟黛玉挑明心意后,他是越来越期待下衙回家。

  晒笑着摇摇头,陈恒赶至大明门外,就见到驾车等候在此的信达。两人相顾无话,默默归家。陈恒坐在马车内,听着外头的人群熙攘。既有身处闹市而悠然自处的惬意,也有思及佳人的怦然心动。

  路上,听到一处小铺叫卖着荠菜疙瘩。陈恒忙叫信达停车,自己下去买了一份。待二哥重新回车内坐稳,信达不禁奇道:“二哥买这个作甚,你也不爱吃啊。”农家人大小吃的就是这玩意儿,吃了大半辈子的东西,根本没啥新奇。

  “哈哈。”陈恒只轻声笑过,不欲多言。这种儿女私事,不足为旁人道哉。

  他是不喜欢吃,可架不住黛玉喜欢啊?再说这荠菜疙瘩,对肠胃多有滋养的好处。辛弃疾还特意在词里提过它,“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大诗人方回也极爱它的滋味,亦作诗云道:“冲风踏雪须归去,荠菜肥甜白酒香。”

  用食盒装好此物,陈恒的心思才随着离家越近,渐渐平复下来。可人一静,则又思动。想着这几日自己跟黛玉多有亲近之意,家里的长辈仍旧装聋作哑。陈恒自己想想,突然觉得时候差不多了。师父、师母那般睿智之人,又岂会对孩子的事情一直不闻不问。

  等在家门口下了车,陈恒快步上到台阶,拉着门房一问,知道林伯父已经回来,更是暗道一声:天助我也。

  一路急行回屋,陈恒迫不及待的换去官服,准备去找林如海说个明白。他也就是吃了个亏,这事要是发生在扬州,让两家长辈出门慢慢说最合适不过。

  只是如今家人不在,陈恒又不欲多等。他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更不爱扭

  请收藏:https://m.frgl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